淮安區平橋鎮:傳統文化促振興,守正創新繪新貌
近年來,淮安區平橋鎮不斷挖掘豐富拓展優秀傳統文化,以文化振興帶動鄉村振興,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展示中充分體現自信自強的時代特色。
傳統文化啟迪邁步新征程
平橋鎮積極傳承傳統文化,在淮安市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中體現“平橋擔當”,收集有關平橋古鎮的詩詞1800多首,編撰成《平橋古今詩詞集》。在集鎮主出入口外墻立面新設立有關平橋內容的文化詩墻,進一步彰顯平橋人文歷史底蘊。組織平橋故事說唱團的編創人員創作排練快板、花船戲等節目,深入基層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。同時,對淮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“平橋社鼓”進行挖掘整理,讓明清時期“淮陰十景”之一的“平橋社鼓”再展風姿。
美食文化傳遞幸福好味道
省非遺項目“平橋豆腐”與姊妹篇“平橋百頁”是每位食客到平橋必點之菜。以“平橋豆腐”為代表的平橋菜系是淮揚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史料記載,乾隆三十年二月十三日(1765年3月4日),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于淮安府平橋大營進晚膳,菜品得到好評。解放初期到改革開放時期的“平橋八大碗”在周邊鄉鎮有一定知名度,頭道菜便是名聞遐邇的“平橋豆腐”。
為讓群眾體驗到舌尖上的美味,平橋鎮投入500萬元新建“平橋豆腐”傳承基地,傳承非遺文化,研發平橋菜系,傳遞幸福好味道。
國樂文化趟出致富新路子
位于平橋鎮的淮安市翔聲民族樂器廠主要生產古箏、古琴等各類民族樂器產品,是淮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。平橋鎮充分利用翔聲樂器的教學資源,培養眾多音樂人才和音樂愛好者,為普及傳統音樂作出貢獻。同時,該鎮助力企業做好翔聲品牌系列產品的生產和新品研發,把好質量關,使翔聲樂器在全國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。目前,直接、間接從事翔聲樂器生產、教學、銷售工作的有數百人。翔聲樂器在豐富傳統國樂文化的同時,解決了周邊人員就業,成為平橋鎮對外展示文化實力的重要窗口。
■通訊員 汪振揚 韓曉健